历史>怀旧影像

粮店变迁

北京日报  2017-02-27 17:07

到了1994年,本报报道显示:国有粮店亏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各区政府有计划地关闭了一批粮店。“全市粮店已由过去的1156家降至817家。”为了脱困,不少粮店拾起了微利小生意,1995年5月16日,本报刊发《七粮店开办“一角钱专柜”》,说的是爱民街便民粮店销售的小针、顶针、耳挖勺、窗帘夹子……方便居民。而且粮店装修完重新开业后,经营方式已改成超市化管理,由计算机统一收款。

“听着音乐逛粮店”

转换机制、增加品种、多种经营,1995年末,从当时的市商委传来消息:曾是本市“四困”重点之一的城近郊八个区592家亏损粮店已经全部扭亏。大部分粮店都改善了购物环境,增加了经营品种。不少粮店经营起小百货,或者开办商店、台球厅、家务服务、彩卷冲扩、汽车配件、运输、旅馆等第三产业,有的办起了高中低档的餐馆。小粮店“转型”后纷纷走上了扭亏脱困之路。

“柔和的灯光,雪白的地砖,自选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耳边还不时飘来阵阵舒缓的音乐。当您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您以为自己到了哪里?是豪华商厦,还是大超级市场?都不对。只有那依然占据了店堂一隅的面柜和油桶在默默提醒您:这是粮店!这就是您熟悉的过去又黑又破的粮店呀!”1996年1月27日本报刊发《听着音乐逛粮店》,说的就是粮店变样了!有的变身连锁超市,有的原址成了大商厦,在北京市的粮店中,达到“听音乐”水平的有西城区“好邻居”十家连锁店,还有东城区“良士多”七家连锁店。“逛粮店”成了北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新景观”。

本版文字:远洋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怀旧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