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2017-07-25 09:18
瞻仰厅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升降系统。在接受人们瞻仰的时候,遗体升至水晶棺中可瞻仰的位置。瞻仰结束后,即降到特殊卫生保护间进行保护。
离开瞻仰厅,通过两侧向南行,即进入南大厅。南大厅面积230平方米。厅的正面是汉白玉贴面墙,墙面用52块汉白玉大理石组成,高7米,宽12米。墙面上镌刻着毛泽东1963年1月书写的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手迹。墙壁下陈列着绿色花盆,共12只。这些花盆来自云南特有的绿色大理石。盆内插着“五针松”。每只花盆的图景,都是利用大理石的自然纹理绘制而成的革命圣地。
南大厅以淡黄色为主,地面是桃红色的东北大理石。天花板中间装有15个吸顶灯,组成3组醒目的葵花灯。灯的四周饰以方灯与彩画相间而成的花边。每组5个葵花灯之间,也以彩画联结。花饰内容借用“芙蓉国内尽朝晖”的意境,象征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中国革命的锦绣前程。
为了能长期保护好毛泽东遗体,经科学研究,解决了防腐、防干、防分解、防变形、防变色和防霉防菌等一系列问题。纪念堂采取了严密的日常保护措施和专用设备,有惰性气体供应、环境参数(即:温度、湿度、含氧量、压力)、无尘无菌净化区等。
比如,为了有效防止尘埃污染,在北大厅人口处,设了第一道“屏障”,一道风幕自上而下吹过,把大部分尘埃挡在门外。在北大厅将要进入瞻仰厅的两侧,设了第二道“屏障”。两道风幕同时开动,把北大厅的尘埃挡在瞻仰厅外。在水晶棺底盘四周,设了第三道风幕,有三套制冷设备(两套备用)。在水晶棺大理石基座周围,设了第四道风幕,有两套制冷设备(一套备用)。四道“屏障”挡住了尘埃,并保证了温度。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