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自元代传入中国,小小的燕窝何以经久不衰?

广州日报  2017-08-02 16:38

《饮食须知》最早记录燕窝食用信息

1368年,明王朝正式建立。此时,浙江海宁的“华山老人”贾铭刚好100岁。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看到一个朝代的结束。上一次是宋,这一次是元。

雄才大略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听说有这么一个人,顿时来了兴趣,虽然开国百废待兴,各种忙乱,但还是抽空召见了他。身体依旧硬朗的贾铭面对皇帝关于长寿秘方的询问,淡淡地说:“没啥,就是注意饮食,吃好喝好。”接着,他把凝聚自己一生心血的《饮食须知》献给朱元璋,出宫去了。又过了6年,他在家中安详辞世。

《饮食须知》内容广博,记录了360种食材的使用心得。我们今天只是想讲其中的一种,那就是燕窝。这本书,是我们今天能找到的最早记录燕窝食用的资料。

乾隆下江南 早餐必吃燕窝粥

贾铭在书里这样写:“燕窝味甘,性平。黄,黑烂者有毒,勿食”。话虽寥寥,但内涵丰富。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像贾铭这样的养生家,对燕窝的品性、功用已经有了相当深的了解,说明至少在他这个层次的人物当中,燕窝已不算稀罕物。我们只是好奇,他吃的燕窝是从哪里来的?燕窝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地,我国南海也有出产。据学者言,中国科学院于1982年在海南大洲岛发现了金丝燕的一个亚种,可以生产食用燕窝,但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采集。

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由于对燕窝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燕窝成为中国饮食中的珍品,南洋华侨也开始把更多的燕窝运回中国。明代《东西洋考》记载:“燕窝,每百斤白者税银一两,中者税银七钱,下者税银二钱。”说明此时我国与南洋的燕窝贸易已达到一定规模。到清代,这种贸易的规模就更大了。史料记载,1805~1830年,从苏禄开往马尼拉的67艘商船中,49艘载有燕窝,其中最多的一艘装有100担。它们和同样数量巨大的海参一样,从马尼拉输往中国。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