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

陆战“钢铁侠”精彩来袭

解放军报  2019-11-15 09:23

原标题:陆战“钢铁侠”精彩来袭

人们最早设计外骨骼的目的,是辅助增强单兵自身的承载和搬运力量,让单兵在崎岖山地、茂密丛林等复杂地形上,能够负重更多、走得更快、耐力更强。

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相继推出涵盖作战、侦察、通信、防护等要素的士兵系统,彻底突破了传统单兵装备的概念。随着需求推动特别是技术的进步,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外骨骼不断问世,从刚性外骨骼到柔性外骨骼,从有动力外骨骼到无动力外骨骼,从下肢外骨骼、全身外骨骼到单关节外骨骼,各类样机逐渐从实验室原理样机发展到面向战场的真正应用。

可以说,技术的进步引领着单兵外骨骼系统的发展方向,也使得以往无法想象的情景变成了现实。为了突出技术引领作用,此次竞赛专设了障碍跨越、武器操控、协同控制等比赛项目,竞赛内容贴近部队体能训练和战术环境。

“这些外骨骼虽好,但会不会束缚战术动作的发挥?”有人提出疑问。“构设实战环境、考核战术能力,建立外骨骼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我们组织本次挑战赛的初衷……”一位评委说。

果然,在技术引领竞赛单元中,生龙活虎的竞赛场面为我们拉直了这个问号——单兵穿戴上外骨骼,不但能够轻松翻越高墙、跨越壕沟、攀爬绳索、穿越管道,还可以灵活操枪、长时间稳定持枪。

“这得益于步态识别技术和交互力触发系统的发展,在零力矩点平衡控制基础上,融合了灵敏度放大控制算法和智能特征识别控制算法。”来自“航天勇士队”的技术人员向笔者介绍,通过对外骨骼足底交互力系统进行优化,跨越障碍时判断人体蹬地瞬间的足底动作,获取人体及整个系统的零力矩点和瞬间力的需求值,然后把计算结果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运算调整后传给外骨骼驱动装置,实现对下肢外骨骼的动作调节,可以稳定行走、奔跑、跳跃。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