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
专题: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就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等提出“顶层设计”。
这是中央出台的第一份系统性、完整性地阐述要素市场改革思路的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意见》的出台,将会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长远的基础性影响,将为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新潜能、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要素市场发育滞后 改革势在必行
《意见》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商品和服务价格97%以上由市场定价。要素市场建设和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滞后等,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当前,我国还存在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些弊端,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