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穿在身上的艺术,曾如何重构历史

上观新闻  2020-07-31 08:24

尽管“工业应用艺术中央联盟”对服装的方方面面表露出浓厚的兴趣,但联盟创建者却对服装艺术的前景莫衷一是。1875年4月,中央联盟在孚日广场创办了图书馆和博物馆,对晚上从工厂和工作室下班的工人免费开放。但中央联盟部分收藏家和管理人员还有一种截然不同、颇具精英主义色彩的目标:要创办一座装饰艺术博物馆。

1877年,一个与“工业应用艺术中央联盟”相似(也可看作竞争对手)的机构创办起来,即装饰艺术博物馆协会。这两个机构在1882年合并为装饰艺术博物馆,就设在卢浮宫内。之所以要把协会转变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主要是为了迎合那些富有的收藏家,他们是新博物馆潜在的捐赠者,也是为了迎合当时许多著名的画家,他们可以到世界各地推销自己的服装绘画。

拉西内此时正在创作的《历史上的服装》可谓将服装的发展史、各届展会上的展品及博物馆中的收藏品,这许多互补性“文献”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各方面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19 世纪,德国的汉堡、巴伐利亚、阿尔腾堡、符腾堡和奥地利的蒂罗尔地区的流行服饰

有些富裕的艺术家委托专业裁缝制作服装,这些裁缝专门研究学术著作(如拉西内的著作)当中的服装。那时,美术学院附近的街道上有几家专卖复古风格服装及全套戏装的商店,购买复古服装的大多是画家。这个客户群就好像是为拉西内量身定做的一样。

时装设计师则是另一个客户群,对于他们来说,拉西内就是一座信息宝库。那时化装舞会风靡上流社会,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让-菲利普·沃斯(也是画家和历史服装收藏家)就从拉西内的画作中找到灵感,最终设计出既时髦又精美绝伦的晚礼服。要想为读者提供参加嘉年华活动的礼服版画,时尚杂志的编辑往往也会求助于拉西内的著作。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