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面向孩子的戏剧,怎样能惠及最大数量的孩子?

文汇报  2020-11-25 09:16

面向孩子的戏剧,怎样能惠及最大数量的孩子?

■本报记者 柳青

在全世界的重要艺术节和戏剧节停摆的这一年,一个以孩子为目标观众的“成长艺术节”在上海举办,主办方通过线上征集了六大洲34个国家的166部作品,邀请跨越4个时区的9个评委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完成艺术节奖项的评选。

“成长艺术节”在八月开启剧目征集时,全世界的大部分剧院并没有恢复常规运营,中国的剧场上座率当时仍限制在30%。在国际演出交流仍因公共卫生事件而受阻滞、戏剧的观赏和消费转向 “线上”的新常态下,这样一个 “成长艺术节”反而与更大基数的观众和普通人发生了关联,时势把一个事关每个孩子的严肃命题抛到家长和创作者的面前:当我们谈论“美育教育和戏剧教育”时,这不是、至少不仅是把小观众拉进剧场的文化消费问题,更迫切的是戏剧应该以怎样的形式、走到更多孩子的面前。

迈向质朴的“儿童剧”

80岁的剧作家李婴宁在“成长艺术节”的颁奖现场评价了这次征集作品中呈现的中国剧目和国外剧目的风貌,她很中肯地说:“中国剧目更多侧重于现实的社会现象,创作者的眼界正在打开,作品的整体质量是向好的。但是和国际同行们横向比较,差距仍然存在。”

这差距概括地说,就是怎样灵活地、多样化地让“半大孩子”参与到戏剧实践中。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