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刘伯承: 四参“总戎幕” 一生跟党走

  2020年12月01日08:06

尽管职务被贬,但未能改变刘伯承对李德错误军事指挥的看法。他在第五军团营级以上干部会上作关于长征的动员报告时,批评李德的错误军事指挥,并指出红军的广大指战员是英勇善战的,但是需要改变战略战术。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黎平县召开会议,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会上,刘伯承被调回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工作,并恢复红军总参谋长职务。

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月15日至17日在此召开扩大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刘伯承等提出的中央红军下一步应打过长江、向川西发展等军事意见和具体建议逐渐得到采纳,他组织了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为长征胜利立下功勋。

同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8月,中共中央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和刘伯承率领。当行军到四川阿坝地区,张国焘自行决定南下以分裂红军,遭到朱德、刘伯承的强烈反对。两人多次向张国焘提建议,要求停止南下。刘伯承还亲自渡过葛曲河,向指战员表明左路军改北上为南下是错误的,是死路一条。

此后,刘伯承多次表明支持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北上的方针,陈述全国形势和左路军面临的困境,强调红军南下没有出路,只有北上才是唯一正确的。

10月5日,刘伯承参加张国焘在卓木碉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坚决抵制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分裂主义行动,强调红军只有加强团结、集中力量才能战胜敌人。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