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刘伯承: 四参“总戎幕” 一生跟党走

  2020年12月01日08:06

1936年2月,张国焘宣布撤销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职务,降为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

后来,刘伯承在回忆三任总参谋长职务经历时,感慨道:“三参总戎幕,一败两罢官。”

为办学婉拒担任总参谋长

1936年7月初,刘伯承到第二方面军给干部作消灭敌人骑兵的战术报告,提出了提高信心、按敌处置、利用地形、武器运用等方面的基本要则,讲解了击败敌人骑兵的队形、追击、有组织的后移和平时加强演练等问题。他在甘孜参加红二、四方面军领导人会议时,据理力争,迫使张国焘同意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其间,刘伯承撰写多篇著作,从军事和政治方面提出了训练、教育的要求,特别强调进攻、防御、迂回、行军、宿营、警戒、野战等一系列战术要则与训练方法。

是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10月28日,刘伯承就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2月7日,他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参谋长。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刘伯承于9月6日在陕西三原县石桥镇主持八路军第129师改编誓师大会,就任第129师师长,拉开了抗日大幕。至此,刘伯承四参“总戎幕”画上完满句号。

1950年,中共中央准备调刘伯承进京,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但被刘伯承婉拒。他风趣地说:“我年纪大了,跑不动了,还当啥子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我已经当过四次了,总没有当好嘛!这次就不要再去当啰。我还是去办学校,搞教育,当教书先生吧!”

刘伯承认为,总参谋长这个第一线上的重要职务,最好让年富力强的人担任,自己应该另谋所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潜心钻研学术,开办军校培养干部,对自己来说倒是最合适的。于是,他提笔给党中央写信,请求辞去现在的领导职务,去参与筹建军事院校。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