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金马奖范冰冰为何惜败 评审团曝光评选内情

广州日报  2016-11-28 07:12

原标题:金马奖结果为何不意外

近年来,大陆电影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电影票房不断创出新高,不仅如此,进入电影业的资金也非常充裕,于是,电影产业的重心就自然出现了转移。因此,台湾电影人也纷纷转向大陆发展。大陆电影市场甚至成为台湾电影的重要票仓,去年,青春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在大陆上映票房破3亿元,刷新台湾电影在大陆上映票房纪录,而这一票房是该片在台湾地区上映的票房的几倍之多。

所以,台湾电影圈对大陆电影越来越关注,近年来,金马奖获奖名单上的大陆电影人越来越多,而今年更是爆发式地拿下了几乎所有大奖。可以说,这是电影市场环境改变带来的结果。

其实,电影市场的改变不仅对台湾电影市场产生了影响,给香港电影市场也带来同样的变化。

文艺片依然是“那杯茶”

作为华语影坛最重要的专业奖项之一,每一届金马奖都受到影迷的广泛关注。前几年金马奖的颁奖结果常“爆冷”,原因是这些获奖影片偏文艺、偏小众,以至于每次拿了奖都被认为是“大爆冷”。

尽管近几年来金马奖的颁奖结果多少都伴有争议,但这个奖项从不掩饰自己对于文艺片的偏爱,甚至乐于当将这些电影推向大众市场的“伯乐”。

本届金马奖的结果再度印证了文艺片依然是金马奖的“那杯茶”,从入围名单上看,获得最多提名的基本以文艺片为主。最终,极其文艺小众的《八月》意外斩获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大奖。最佳男主角范伟同样来自黑白文艺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商业片大户冯小刚今年难得拍了一次文艺片,不管是题材或是将电影拍成“圆形画幅”,都突破了以往常拍商业贺岁片的形象,最终获得评审的青睐。而抱走两个最佳女主角奖杯的《七月与安生》,同样是一部口碑不俗的文艺佳作。事实上,今年金马奖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而纵观前几年的奖项归属,《爸妈不在家》《当爱来的时候》《神探亨特张》《推拿》《刺客聂隐娘》都是典型的文艺片。

新人新作受宠,提携新人是传统

上一页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