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2016-11-28 09:17
要转型?
其实一直都是“混搭”
去年,警匪片《解救吾先生》上映后,由王千源饰演的悍匪“华子”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风头甚至盖过了“吾先生”刘德华和“警察”刘烨。王千源也凭借这个角色,入围了第23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然而,王千源这次来了一个180°急转弯,变成喜剧电影里的搞笑村长。他说:“其实也不算转折,我一直都是‘混搭’的,没有一定的轨迹。”王千源说,刚毕业的时候他什么角色都演过,军人、农民,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房地产的年纪就去演房地产商。
演过形形色色的人物,王千源却表示没有特别钟情的一个:“我喜欢内心有层次的人物。这种角色会吸引我,不管是反派还是英雄。”对于自己过往的作品,他认为都是缘分:“有时候喜欢哪个戏不一定能演,我觉得都是机缘巧合。”在王千源眼中,演戏是一辈子的事:“40岁体验不到50岁的心情,50岁体验不到60岁的心情。活到老,学到老,想一直演到老的话,就不能太放松。”对于未来,王千源也没想很多:“目标就是好好演戏,这是大的规划。但好好演戏得有戏演才行啊,得慢慢来。规划多了也没用,今天把今天的角色演好,明天再研究明天的事,一点点熬,肯定会好的。”
4
实力派?
其实也有演不好的时候
2010年11月,王千源凭借《钢的琴》获得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他在电影里塑造的下岗工人,为了维持生计组建婚丧乐队,用豁达乐观的态度把生活过得快乐而美好;为了争夺女儿抚养权,他在身边朋友的帮助下,用手工自己做钢琴,小人物的智慧让人看到艰辛生活中的温暖和希望。拿了奖的王千源形容自己是最幸福的影帝:“我以5:0的比分战胜对手,这是非常少见的,足以证明大家对我的认可,我觉得非常幸福和骄傲。”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