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故宫修文物"带你一窥紫禁城大师 从镜头中走出的修复师

深圳晚报  2016-11-30 09:15

原标题:从镜头中走出的修复师

由萧寒执导的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于12月16日全国上映。他执导的3集电视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今年1月播出后“意外”走红,点击量与话题量爆炸,还引来网友对匠人男神们表白。此次他将3集节目剪辑成电影搬上大银幕,更为成熟、纯粹和从容。

昨日该片在深圳举行了提前点映,导演萧寒,文物修复师屈峰、史连仓、高飞,音乐人姚谦,摄影师严明一众主创亮相,分享幕后故事。

让纪录片走进影院

电影版与剧集版,用的都是同样的素材,只是重新剪辑了。最大的不同是“消失了”画外音,导演用镜头语言组织出了一部更深沉蕴藉,甚至怅然若失的电影。崭新的故事线和不少剧集版中未出现的画面,悠扬的背景音乐勾连画面的起承转合,交代了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状态。“旁白退一步,就会让观众更接近电影一步”,萧寒还颇有遗憾:“如果能拍一年就好了。春天有鸟叫,夏天听风,秋天打杏子,冬天看雪,那我们这部片还会更美。”

深圳是个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城市,这种日新月异的“快”和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讲究的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萧寒说:“深圳的快是讲究效率,背后不乏科研的慢,而修复文物讲求的是匠人精神,不是一味的动作慢,而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把握更好的速度和时机。文物修复同样随着科技进步而加快了进程,不少年轻的文物修复师用上了谷歌眼镜这样的新科技来辅助工作,与千年传承的修护手法相结合。但科技在文物修复中不是万能的,人的心性和经验,始终是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

票房有压力但非目的

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