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2016-12-02 08:36
公益元素把握界限
事实上,将公益、留守儿童等元素引入亲子类节目,《闪亮的爸爸2》并不是第一个。但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所说,很多公益节目做得比较粗糙,“就像为一桌娱乐大餐配了一盘公益花生米。”
因此,如何将公益真正融入真人秀,成了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位节目制作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从规避政策风险,还是突出媒体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未来公益元素与真人秀的结合都会越来越深,“但这种结合不应该只是点缀,而是和节目设计环环相扣。比如让明星去看望留守儿童,要通过一次次的铺垫来让他们互相认可,而不是简单地让他们去慰问。”
而《闪亮的爸爸》的总导演秦敏毅在受访时也透露,这就要求制作者“功夫在诗外”,“前期需要做巨大的工作,比如今年我们做支教和留守儿童,前期在全国的十几个省份调研了大约100个村庄、100所小学,和几千个孩子聊天,去了解他们的内心的需求。”同时,在整体情节设计上,要引入亲生父母,让他们成为主要人物之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困境儿童,疏通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情感,拉近心的距离。”
当然,对于这种改变,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在用电视语言呈现公益元素时,也要注意把握界限,不能将“公益”简单地与“催泪”画上等号。何炅在点评某档为留守儿童送去祝福的节目时就表示,要减少“煽情”,“我们可以做点减法,不需要让观众觉得他们是要去被感动,也许搞笑的事情背后也有感动点。”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