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古人游学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山西晚报  2017-06-23 14:27

原标题:古人游学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宋代文人学子向往游学,其实还有可做不可言、可意会不可挑明的潜规则在里面。通过学习知识,为以后做官显达创造条件。宋代各地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京城和江南地区的教育程度远高于其它地区,所以各个学生都愿意游学于教育发达地区,学到在乡间僻壤学不到的知识,结识一些原本见不到的名师硕儒,为以后的援引提携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京都及江南一带,成为众多游学之士汇聚的中心,官学和民间私学的游学都普遍流行。

宋儒读书,多以功名利禄为先念,很多人为了得到出仕的机会,游历天下,结交权贵,形成了大规模的游学之风,这种风气对游学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求知与求仕的动机一样,是儒士希望通过游学改变自身的处境,反映了儒士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讲完游学中求知与求仕的双面性,很有必要说说游学中充满正能量的古代逸事。汉魏时期的北海朱虚(临朐旧称)人邴原,自小聪明好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单从书本上学知识不够用,于是他想到了到外地游学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顺便扩大一下朋友圈。邴原本是个很喜欢喝酒的人,有终日不醉的海量。然自从他开始游学之后,因为怕嗜酒会耽误学业,竟整整八九年间滴酒不沾。其间,每当游学结交的好师友们设宴款待他时,他总是托辞自己不会喝酒。就这样,通过多年四处求学,他的学识大有长进。在避乱辽东期间,由于他的学识渊博,“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返回家乡后,他又设置学堂,“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创立了以品德高洁著称的邴原学派,并被世人誉为“国之重宝”。后被曹操发现,征召他为丞相征事,后来又采纳别人的建议,批准他“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由此可见,一边学好知识,一边坚守情操,不改初衷,才是游学的至高境界。另外,这个故事的典故,叫做邴原戒酒。当你和别人谈起游学的历史,冷不丁冒出一句“邴原戒酒”,非常给力。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