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2017-06-23 14:27
著名画家郭德福所画的《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讲学图》反映出游学现象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
不知何时,“游学”二字倏地就时尚了起来。出门远行,和山水亲热,吞吐外埠菁华,有些人就会感到自己陡增出若干的智慧,然后再招呼伙伴一同游学,把自嗨升级成群嗨,如此游学其实更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了正本清源,我们有必要将“游学”概念的历史渊源拉扯拉扯,展示一下“游学”的户口本。
游学在古代的四类记载
游学在现代文化中的形象,已经被约定俗成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环境里学习和游玩,既非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学习,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寓教于乐。它的内容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大中院校、社会机构和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单位通力合作,面向国内外青少年,开设游学课程,积极鼓励并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到人类不同文明的文化环境中去探访、并沉浸其中,通过亲自体验而学习和理解非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现在火透荧屏的综艺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大概能算作光环缭绕的游学明星幼儿版吧。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