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耕读柳庄十余年 左宗棠在等一个机会

湖湘地理  2017-09-07 10:45

原标题:耕读柳庄十余年 左宗棠在等一个机会

梁小进曾根据资料记载给左宗棠的柳庄算了一笔账,“七十亩田地按当时的年岁丰稔,每年可收二百四十石。他家不过十二口人,如按每人每年食用七石,十二人为八十余石,再加上雇工食用,当不过百石左右。”这样柳庄的稻谷一年有一半以上的盈余。

当然,左宗棠在柳庄不仅种稻谷,还进行农业理论总结,曾将多年攻读农书和进行试验的心得分门别类,编写了一部《朴存阁农书》。左宗棠自己也曾计算每年支付雇工工钱,购买农具、肥料、种子等各需开支多少,如“谷价每石一串”,那么每年须“收得二百余石”,“尚可顾本,不然须亏折也。”俨然一个精打细算的农场主。

除农学外,他还广研舆地、天文、军事、历史、时事。后来的三十多年,他先后担任巡抚、总督,供职于东南和西北地区,形成了“置省开屯”“万里输官稻”的筹边韬略,由于早年对农学的钻研和经营农业的经验,他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垦荒造林……均有不少成绩。

174年的茶树还在产茶

除了稻谷,左宗棠还在柳庄种茶、植桑、畜牧。

在柳庄那栋古朴的茶楼右边,左公茶园里十几亩茶树郁郁葱葱,左宗棠亲手种植的几十棵安化大叶茶树依然在。“前年,我邀请了安化黑茶专家考证并确认了这就是安化大叶茶树,距今有170多年了。”从事茶叶经营的钟光介绍,现在的柳庄,除了牛背上和池塘边上那七千棵小茶树是他去年栽上的,很多小茶树都是老茶树新发的。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