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地理 2017-09-07 10:45
柳庄农耕文化馆,门口的对联和庄内的蓑衣、犁耙、斗笠、锄头等农具,让人不禁回想当年左宗棠在此的“湘上农人”生活。 组图/记者陈韵娇
古意浸染的柳庄,宅屋分前后两进:前进北边为谷仓、杂屋,南边为前厅、厢房;后进由两个四合院组成,是典型的晚清民居风格。
在黄昏抵达湘阴樟树港镇柳家冲柳庄时,落日映照在那一排黛青燕子瓦屋顶、白垩墙面、镂空红窗的仿古建筑上,投射到门前的湖水里,煞是好看。它太大,以至于穿越到另一边需要沿着回廊绕一个整圈,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按图索骥,在此找寻中年左宗棠痕迹。
作为清末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左宗棠曾任闽浙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务。这样的他,却曾在柳庄“绝意仕途”安心做个“湘上农人”。
与那个寄人篱下,仕途不顺的青少年左宗棠不同,在柳庄的中年左宗棠,已抛开“三试不第”的失意,摆脱“赘寄岳家”的自卑。他躬耕陇亩,植柳明志,开始长达10余年的经世之学实践。自诩为“今亮”的他,在这里“蛰伏”和沉淀,等候伯乐。 撰文/本报记者伍婷婷 实习生刘璐妍
结婚时的对联还在朴存阁门口
1843年,31岁的左宗棠用教书攒下的约900两白银,在距老家湘阴左家塅十里路的柳家冲买下七十亩田。在这里,他精心建造了一座有稻田、坡地、水塘的小庄园,署名“柳庄”。第二年,他与住在湘潭岳父家的妻小搬到这里,开始了“湘上农人”的生活。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