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永驻英雄魂:为老兵留下人生最后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轻车熟路,他把车直接开到刘增英家门前。街上和院子里都静悄悄的,似乎没有异常。我们兴奋地推门入院,我大声喊道:“有人吗?”转眼看到李君放已经愣在那里,他黯然一指:“别喊了!看那里的七单!”我惊诧得不敢相信,仔细读了贴在墙上的七单,才得知刘增英老人已经去世半个月了!
这样的情况李君放经历得很多,他开始拍摄平山抗战老兵时大约有300多人,过了两年就已经去世过半,数年下来,已经零落无几。这些生活在农村的老兵大都90多岁了,常常是李君放前脚拍完照,老人后脚就去世了。好在,他辛苦奔波,给这些老兵留下了人生最后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我们在刘增英家的院子里转了转,发现屋门没锁就径自推门进去,又在冰冷入骨的屋子里发现了他的瞎眼老伴儿,一会儿,住在别的院子里的儿子也过来了。老太太说起刘增英当兵打仗的事儿,竟大哭起来,念叨着:“他受了一辈子罪啊!”原来,刘增英是孤儿,从小跟着姥姥生活,7岁就去给人家当小长工,头上长满疥疮,瘦得不像人样儿。平山团征兵,12岁的刘增英就跑去和姥姥说:“我去当兵吧,打鬼子,能吃饱饭。”姥姥同意了。但家人送他到洪子店时已是大冬天,他没有鞋穿,也没有衣服,妗子只好用一张破包袱皮勉强包住他才送到了部队。
刘增英后来在部队学会了吹号,成为平山团的司号员,并在战场上多次负伤。最惊险的一次,他的背包绑得太紧导致冲锋时解不开,子弹把他的背包都打烂了,身边的战友都牺牲了,他却保住了一条命。平山团南下时,他因为负伤回到家乡。他是奔着姥姥回来的,没想到姥姥已经去世了,他伤心不已又要找部队去,但平山团已去了遥远的南方。村里人给了他一块地,劝他留下来,他开始拄着拐当起了农民。退伍后的刘增英学会了拖着伤腿干农活儿,村里所有的义务工作他都参加,就这样辛苦生活了一辈子。近几年他的脑子有些不大清楚了,但当提到他牺牲的战友,特别是提到在南下途中牺牲的平山团团长陈宗尧的时候,他都会流下泪水。越来越糊涂的老人生前还常常抱着他老伴儿叫娘,这个从来没有喊过娘的孤儿,大概是想娘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