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永驻英雄魂:为老兵留下人生最后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老兵的军功章
刘增英
王冠章
刘万才(右)夫妇
刘梦元
王国泰
本文作者曾历时5年,辗转2万里,寻访160多位老兵和烈士后代,完成55万字的《寻找平山团》。她的寻访工作至今仍在继续,且多了一个同伴——志愿为老兵们拍照的摄影师。清明时节,他们一个以文字,一个以影像,记录下不应被遗忘的历史细节、老兵命运、烈士忠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英雄不孤,让精神永续。
结伴重访老兵
春和景明,草木葳蕤。
出雅清苑门,上车坐在副驾驶位置,我又踏上了寻访平山团老兵的旅程。记得曾经寻访战国中山国文物的时候,我总是自己开着车,又打电话又找地图,疲惫而忙乱。寻访老兵却因为有许多平山地区的朋友们的帮助,我觉得安心多了。今天,在张志平先生的热情介绍下,我和摄影家“叶嘉先生”去寻访一位西柏坡夹峪村的抗战老兵。这位网名“叶嘉先生”的志愿者,真名叫李君放,原来在平山的一家企业工作,现在志愿为老兵们拍照。
出乎我的意料,我和李君放的谈话竟是从“针穿茉莉花”开始的。他说,你们作家都特别注重细节吧,记得《红楼梦》第38回里的一个细节就很动人:“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荫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荫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我不禁暗暗吃惊,我读《红楼梦》已有十年,还写过几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但对书中这个场景却不很有印象。“花针穿茉莉花”就是在用茉莉花编织的草木项链,就像我们小时候曾用红薯叶柄制作耳坠和戒指那样。李君放注意到了这位悲情少女的美丽瞬间,可见他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敏感,难怪他后来能拍出那么多动人的老兵生活照。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