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如何被预警的?基因定位确定“抗病英雄”身份
2013年年初,刘喜把它作为一个新的突变体材料向万建民院士做了汇报。万建民院士决定作为一个项目开始研究。
基因定位确定抗病英雄的身份
这个项目交给了一个23岁的毛头小伙子王家昌,当时他在南京农业大学读硕士。指导老师王益华教授告诉他,这个项目做下去毕业没问题,但是能有什么样的发现就看你自己了。
王家昌也没料想到这个项目能出大成果。他当时的打算是,只要博士能顺利毕业找份不错的工作就行。
拿到这份特殊的水稻材料,王家昌开始运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它进行细致的分析。
从田间生长的表现来看,丑家伙开始变丑是发生在水稻抽穗后——在小时候,丑家伙也不丑,跟正常水稻一样。
通过遗传学分析,刘喜发现丑家伙和正常同伴杂交的第二代,有1/4出现了丑家伙的表型。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判断,控制丑家伙“丑样”的是一个隐性遗传基因,这与刘喜之前的猜测一样。
先做基因定位。王家昌和刘喜把这个丑家伙的12条染色体与正常的品种对比,分段逐个筛查,看看到底是哪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科研工作非常枯燥乏味。水稻基因有3万多个,王家昌和刘喜根据染色体的门牌号——分子标记,终于在第九条染色体上找到了长相不一样的染色体片段。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