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如何被预警的?基因定位确定“抗病英雄”身份
稻瘟病是水稻的癌症,受到攻击的水稻伤亡惨重,轻则减产20%,重则颗粒无收。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稻瘟病每年给我国造成3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损失,全球每年损失的粮食可供6000万人吃一年。
当他提出稻瘟病的研究方向时,导师万院士很感兴趣,给他提了一些建议,支持他继续研究。结合多年的田间观察,刘喜也支持这个方向。
王家昌首先分析阿九是否有稻瘟病的抗病性。为了避免“老年斑”等其他因素对稻瘟病抗性分析的影响,他们选择了对还没变丑的丑家伙进行抗性分析,发现它抗病性很差,免疫力低下,阿九和钙离子关系密切。
抗病英雄的英雄壮举
需要研究的是:阿九值守的“城门”到底是不是钙离子的专用通道?确定这一结论需要在动物细胞里进行电生理学实验。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王家昌一直研究植物,突然转入动物学领域,感觉一下抓瞎了。
这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为他提供了帮助,把阿九转化到人胚肾细胞中:如果阿九值守的是钙离子通道,那么在细胞内外施加电压后,就会有明显的由钙离子形成的电流。
实验结果正如所料,当施加电压到-200 mV时,电流值达到了-100 pA,确认了阿九是钙离子专用通道。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