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如何被预警的?基因定位确定“抗病英雄”身份
前沿·聚焦
稻瘟病是如何被预警的
刘喜在田间,查看水稻品种。图片由本人提供
有进攻就有防御,植物界的战争和人类战争一样,水稻在亿万年的进化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它是怎么激发自身免疫系统开始战斗的?面对稻瘟病菌重兵压境,谁是哨兵?发现敌情后,它们如何传递军事情报抵抗侵略的?水稻是用什么战术作战的呢?
在经历了8年的深入研究后,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通过突变体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等方法,成功克隆出调控水稻先天免疫的新基因OsCNGC9,揭示了该基因影响水稻苗期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机制,发现了水稻依靠钙离子通道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稻瘟的内在本质,揭开了水稻大战稻瘟的神秘面纱。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
选美专家选了个丑家伙
当看到8株水稻叶子出现了褐色的坏死斑点,就像老年斑一样,南京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刘喜皱了皱眉头,“被丑到了”。作为育种专家,他是在选美,喜欢“杆青籽黄”长得好看的水稻,这几株肯定是要淘汰的。
他没想到,这8株像染了稻瘟病的病秧子如同袁隆平发现的那几株野水稻,会成为他目前最重要的科研发现,开启了水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里程碑。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