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如何被预警的?基因定位确定“抗病英雄”身份
这个实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新基因发现了钙离子通道,这是一条从病原识别到钙通道激活的免疫信号传导途径,揭示了新基因(OsCNGC9)在钙离子升高和水稻抗病中的作用,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理论基础。
为了研究抗病英雄阿九是否能够有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潜力。研究者们采用转基因等方法进行了验证。把抗病英雄阿九转移到正常水稻品种中观察抗病性的变化。
“实际上就是在水稻细胞中多增加了一部分抗病基因,相当于多增加几条专用军情传递通道。”王家昌解释说。
下一步就是让包含新基因的细胞继续分化,培育成稻苗,对稻苗接种稻瘟病菌,观察它的成长变化。实验验证成功,新基因能显著提高水稻抗病性,数据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
万建民院士的助手江玲教授介绍说,这个项目跨学科跨平台,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共同支持。
科学界对“钙离子通道”研究成果高度关注。万建民认为,这项成果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理论基础。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农业大学王家昌博士告诉记者,他将继续研究钙离子通道在植物里的功能,“这个项目让我改变了人生规划。”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