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毛泽东谈孔子 

  2020-11-10 08:11

对这段经历,毛泽东曾于1936年7月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作过细致描述:“在前往南京途中,我在曲阜下车,去看了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看到了圣人幼年所住的小镇。在历史性的孔庙附近那棵有名的树,相传是孔子栽种的,我也看到了。我还在孔子的一个有名弟子颜回住过的河边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可见,毛泽东1920年去曲阜并非一般游玩,而是他热爱和崇尚教书育人这个圣人传承的神圣职业,进而对孔孟存有仰慕之心的一次拜谒,真切地展现了他当时的职业向往和事业追求。从毛泽东的一些早期文稿来看,他在青少年求学时期对孔子的言论是非常推崇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谓如饥似渴。

少年时代,毛泽东上学时每天都要叩拜孔子的牌位。1902年春,毛泽东初入南岸私塾时,塾师邹春培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叩拜孔子的牌位。1917年11月9日,在毛泽东主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工人夜学开学仪式上,其中一项议程就是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这在他所写的《夜学日志》中就有记载:“整队向国旗、孔圣行三鞠礼,职教、学生相向互行一鞠躬礼。”

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在1917年4月《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写道:“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接着,他又将孔子与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并举,称“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在该文中,他信手拈来地引用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文献中的几十条典故和成语。这与他少年时代就反复诵读这些古代经典著作密不可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52年10月28日再次来到曲阜,在杨尚昆(中央办公厅主任)、滕代远(铁道部部长)、罗瑞卿(公安部部长)、许世友(山东军区司令员)、孔子玉(孔宪彬,曲阜县委书记)等陪同下,先后参观孔庙、孔府、孔林,并在孔子墓前伫立良久。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