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08:11
1938年5月21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教学工作总结干部大会的讲话中说:“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起初做官,以后撤职,大概就是当教员当到死吧!我们要学习黑格尔,学习孔夫子。我们三四百人,可否出几个孔夫子,出几个黑格尔呢?”还说:“孔夫子是圣人,几千年只此一个。”10月14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报告时,号召全党开展理论学习竞赛,并特别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1939年4月15日,延安《解放》杂志发表《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文章。此文发表前,毛泽东读过3次,并两次致信中宣部部长兼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先后谈了10个方面的修改要点。在2月20日的一封修改意见中,他这样写道:“孔子的体系是观念论;但作为片面真理则是对的,一切观念论都有其片面真理,孔子也是一样……观念论哲学有一个长处,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孔子正是这样,所以能引起人的注意和拥护。机械唯物论不能克服观念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忽视主观能动性。我们对孔子的这方面的长处应该说到。”此外,他在信中还充分肯定孔子中庸思想的积极因素。他就《论语·先进篇》中 “过犹不及”一语指出:“‘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并肯定地认为:“这个思想的确如伯达所说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关于处理统一战线关系问题,毛泽东吸取中庸“和而不同”的思想智慧,指出:“统一战线一方面讲亲爱、讲团结,另一方面又要斗争。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们在学校,一个人自身也有统一与斗争,自己犯了错误,不是要斗争吗?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也是说统一里有斗争。”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