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毛泽东谈孔子 

  2020-11-10 08:11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2020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孔子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毛泽东的有关讲话、报告、文章、信函、批示等,可以发现他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他经常尊称孔子为孔夫子。1960年6月21日,他在同日本文学代表团谈话时说:“我读的书有两个阶段,先是读私塾,是孔夫子那一套,是封建主义;接着进学校,读的是资本主义,信过康德的哲学。后来是客观环境逼得我同周围的人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研究马列主义。”学习孔子学说,培养了毛泽东“古为今用”的爱好;学习资本主义理论,奠定了毛泽东“洋为中用”的基础;研究马列主义,则坚定了毛泽东的共产主义信念。总体看,毛泽东对孔子既不是全部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集客观评论、批判、继承和发扬于一体。

“孔子的家乡我去过两次”

孔子在毛泽东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他两次专程到曲阜拜谒孔子中可见一斑。两次曲阜之行,给毛泽东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1965年6月13日下午,他在杭州会见刚参观过“三孔”(孔府、孔庙、孔林)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时说:“孔子的家乡我去过两次,一次是40多年前,一次是解放后。”

1920年4月11日,为送别萧三等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人员从上海启程出国,当时在北京组织“驱张”请愿活动的毛泽东离京赴沪。途中,他先后在天津、济南、泰安、曲阜、南京等处参观游览。自幼熟读《论语》的毛泽东,在孔子故乡——曲阜阙里,怀着崇敬心情参观孔府、孔庙、孔林,拜谒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夫子墓。6月7日,毛泽东在上海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京别以来,在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处游览一晌,二十五天才到上海。”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