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中外新闻记者笔下的朱德

  2020-12-15 08:12

韦尔斯与史沫特莱不约而同地都对朱德的传闻、照片与本人的差别感到错愕。在她看到的一张照片中,朱德是一位正挥舞着红缨大刀、率部杀敌的战士。但当她见到朱德本人后,却“发觉他本人完全跟这张照片相反,他慈祥、和善,说话沉静,特别是他的谦恭,简直到了抹杀自我的地步”。关于朱德的外貌,她这样描述:“朱德的身材不高,非常壮健、结实。最触目的特点是那双仿佛含有无限同情的透明的棕色眼睛……朱司令是一个头发灰白的五十岁的老战士,至少有半生岁月都费在实践的战斗中,在他脸上深深的皱纹中,仿佛写着中国无限(休)止的内战的一切战役的悲惨故事。他的嘴巴老是浮着悲愁的严肃的表情,但当他微笑的时候,他的脸庞又燃起极度愉悦的神态。”

就是这第一面的打量,让韦尔斯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他在心地上是中国少有的人物,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是那样一个军人,认为战争并不是一种功业,而是结束苦难的一种手段,这在中国更属少见,他无疑地是一个宽宏大量的多情的人。”

1937年5月20日,朱德为韦尔斯提供了一篇他的自传,简要地回顾了自己半生的经历,回答了韦尔斯关于一些私人问题的提问。当他说到自己的家产时这样回答:“关于我有百万家财的传说,是不真确的。我在云南有些财产,但并不多,我的老婆也稍稍有一点。我一九二一年被迫离开云南时,唐继尧没收了我的财产。”朱德说自己很羡慕两个德国人——兴登堡和麦开森,但也认为“拿破仑在旧式将军中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朱德熟知法国、美国的近代史,因为“小时候很喜欢拿破仑和华盛顿。美国革命中农民志愿军的成功史大大刺激了我,我知道中国农民也有一天会同样为着自由独立而斗争”。

尽管韦尔斯认为无法想像朱德“佩着金色的指挥刀,正如不能想像兴登堡穿着朱德臃肿破旧的棉军服和网球鞋,缠着布绑腿一样”,但她依然通过朱德的行动及其在革命中的忠诚与服从,赞誉朱德“是一个大众的领袖,不是一个权威的司令官,他的天性和习惯都是民主的”。关于朱德对红军队伍的影响,韦尔斯这样评价:“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朱德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红军在古老中国的背景上是一支十分年轻的新军。朱德是坚定(忍)不拔的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这一评价,既结合了朱德的人生经历,又更加肯定了朱德作为红军“精神领袖”的地位——是红军战士继往开来、取得胜利的引领者。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