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中外新闻记者笔下的朱德

  2020-12-15 08:12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的总司令朱德,外界有着太多的传说。他被称为“红军之父”,也是国民党当局报道中常见的“赤匪头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共领导人能够接受国内外记者专访的机会不多,但细细梳理开来,朱德接受采访却并不罕见。当时所能见到的最为全面详实的对朱德的采访记录,为1937年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史沫特莱,根据自己在延安对朱德的访问实录所撰写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斯诺的《西行漫记》、韦尔斯的《续西行漫记》中也有对朱德的大篇幅采访描述。其他如英国记者斯坦因、英国物理学家班威廉·克兰尔、美国外交官约翰·谢伟思、美国作家白修德也在延安会见或采访过朱德,之后对他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而朱德接受国内记者尤其是国统区记者采访的材料则不太为人熟知,其中有两篇较为详细的采访报道值得介绍:一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王少桐的《今日的朱彭》;二是记者郎晓的《朱德访问记》。在这些记者的笔下,这位神秘的总司令的形象逐渐清晰。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从声音、动作,以至他的每一个脚步,都充满了大丈夫的气魄

史沫特莱于1937年1月刚到延安的那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位被南京政府方面的报纸用“赤匪头子”“共匪”“杀人犯、强盗、放火犯”等各种名称来称呼的朱将军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有几百万、几千万正直而勤劳的农民和工人,以及满怀理想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乐于为他所推行的事业而斗争或牺牲。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