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 2021-02-23 09:42
在高空抛物、坠物侵权案件的审理中,责任主体认定、举证取证一直是困扰司法审判的主要难题。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把预防和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作为重要任务,在依法惩治此类行为的同时,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与公安、基层组织等的联动,积极推动和助力有关部门完善防范高空抛物、坠物的工作举措,形成有效合力,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引入社会力量 拓宽司法救助渠道
当前,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已经从“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阶段迈入“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长效长治阶段。温菲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执行案件中存在一些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不能”的情形。
“这些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往往因遭受侵害不能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或因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缺乏必要的生活及医疗费用,或因受害致死致家庭生活难以维持,成为急需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胜诉权益又难以兑现,这些‘因案致贫’的司法当事人值得关注。”温菲代表提出,依靠财政拨付的司法救助方式虽然对一些司法弱势群体进行了一定救助,但资金来源单一、数量有限、手续繁琐,一些生活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