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 2021-02-23 09:42
编者按
2020年全国两会后,最高人民法院收到代表、委员建议和提案涉及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未成年人保护、多元化纠纷解决以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多个方面。代表、委员们通过视察、调研、走访、座谈、旁听等活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将办理建议、提案作为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形式,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办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今天起,本报将刊发四期最高人民法院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情况系列综述,呈现过去一年代表、委员的履职身影和人民法院的奋斗足迹。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民生案件关乎民众个人生计,也关乎家庭基本利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注家事审判改革、高空抛物现象、司法救助等民生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注重人文关怀 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向纵深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固社会稳。近年来,婚姻、抚养、继承等家事纠纷持续攀升。民政部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7年,我国离婚率连续15年递增,2019年离婚登记415.4万对。与此同时,人民法院受理家事案件也逐年递增,已成为民事案件数量最多的类型之一,家事纠纷中,尤以涉及家庭暴力案件多发。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