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 2021-03-09 08:45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记者采访了解到:“被动”受理的案件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一些“主动作为”的犯罪,因为疫情影响,没有“作为”的空间,少了“作为”的对象,客观上减少了一些犯罪。二是持续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显现成效,社会秩序持续好转——黑恶势力犯罪被打压,特别是许多黑恶势力犯罪的头目被依法惩处,减少了犯罪的“存量”,同时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减少了犯罪的“增量”。
疫情下,办案总数下降是正常的。但同样是在疫情下,检察机关主动履职的办案数却逆势而上:全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万余件,同比上升19.2%;督促侦查机关依法立案2.2万件、监督撤案2.4万件,同比分别上升34%和58.4%;依法当捕、应诉而未移送的,追加逮捕2万人,追加起诉2.9万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8903件,同比上升7.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超过85%;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5.1万人次,同比上升33%;对民事执行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3.7万件,同比上升59.7%……
记者发现,这些“主动履职”的办案工作多是需要“走出去的”,为何能在疫情下不降反升?或许,回望疫情期间检察机关在办理一些热点案件中的作为便可知答案——
“辣笔小球”涉嫌贬低、嘲讽卫国戍边英雄烈士案,检察机关依法适用当天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其批准逮捕;“出轨快递员”网络诽谤案,检察机关激活相关自诉和公诉程序衔接的条款,将该案由自诉转公诉;万峰湖公益诉讼案,最高检直接立案调查,最高检领导主持公开听证,最终,万峰湖的治理得到圆满解决。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