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 2021-03-09 08:45
司法办案无小事,一笔一“数”总关情。
办案数据既是司法办案的“晴雨表”,也是公平正义的“透视镜”。记者翻阅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感受是,无论是史上“最多”“最少”“最高”“最低”……这些报告中的数据体现的都是同一条逻辑主线——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1 最“主动”的数据——疫情下,检察机关“被动”受理型案件同比下降,主动履职类案件却同比上升,体现出积极担当、主动履职的自觉
受理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0.6%、12.4%和46.1%;主动履职的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案件同比分别上升19.2%和9.6%
最高检工作报告开宗明义写道: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301万件,同比下降19.4%。开篇便指出办理的案件总数下降,这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
如何理解这个“下降”?是不是受疫情影响,检察机关办案力度有所下降?检察工作按下了暂停键?记者发现,“下降”背后大有“玄机”。在办理总数的后面,还有两组不容忽视的数据:受理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0.6%、12.4%和46.1%;主动履职的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案件同比分别上升19.2%和9.6%。不难看出,同比下降的都是检察机关“被动”受理的案件,而同比上升的都是检察机关主动履职类案件。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