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一月内连上三部日本动画电影 打情怀牌日式动漫淘金有术

北京日报  2016-11-28 08:25

原标题:打情怀牌,日式动漫淘金有术

至于缘何偏重动漫影片,韩浩月认为,这与真人电影、现实题材类影片在当下遭遇瓶颈不无关系。“即便像好莱坞大片,除了《变形金刚》尚能以‘一招鲜’拥有不错的观众基础外,绝大部分影片已很难预测它的票房走势。”他分析,全球观众对电影的认知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以前偏重文化、思想,开始转向单纯娱乐,影片越来越迎合某种情绪,包括怀旧、童年记忆,而这正是动漫片最为擅长的。“日本电影这些年依然保持比较高的质量,而我们的创作开始跑偏,市场也走向畸形,可以说是自己主动丧失了部分阵地。”他说,日式动漫依靠情怀把这块失地给抢占了。

创作反思

日漫抢滩国产动画“失地”

去年暑期档,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亿元的票房成为“爆款”,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把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而今年,除了《大鱼海棠》这部画面唯美但剧情薄弱的国产动画外,其他国产动画电影几乎全线哑火。加之今年票房增长大势放缓、疯狂的票补潮退去等原因,国产动画片的市场似乎一夜间被“打回原形”。

不可否认,在“大圣”之前,国产动画片的投资环境堪称恶劣,而《大圣》的“大丰收”,让业内人士意识到国产动画也可以成为香饽饽,再加上金融资本持续闯入影视圈,国产动画的资金窘境才得以缓解。然而,好电影显然不是单单用钱就可以砸出来的。“好莱坞一部动画片从启动到上映,默认的制作周期是4年,而如今的中国,随着资本和政策趋于宽松,出现10天里备案四五十部动画片的奇观。”在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看来,一大波试图赚动画电影快钱的热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和后年出现。

国产动画电影“低幼为王”的现象,也一直饱受诟病,“喜羊羊”“熊出没”类动漫长期占据内地主导地位。影厅里,孩子看电影、大人打呼噜的情形屡见不鲜。“在故事还没能走出低幼路线的环境下,有了资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饶曙光认为,国产动画电影要摆脱低幼,真正覆盖“全龄段”,日本动画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题材上打情怀牌,吸引80后、90后、00后主流观影人群,再用过硬制作留下好口碑,从选题阶段就要把‘全民’考虑进来。”

在饶曙光看来,日式动漫也在主动迎合市场。相比以往以悬疑推理及危机重重的故事情节为主,新上映的“柯南”剧场版就弱化了部分推理元素,对动作和场面作了升级处理,不仅上演一场酣畅淋漓的功夫对决,更有惊险刺激的夺命逃杀。而在过往的剧场版中,这样堪比好莱坞大片式的场景从未有过。“将好莱坞级别的动作水准与精巧的推理融为一体,也让整部影片的画风为之一变。”饶曙光说,这也提升了日本动画片的海外竞争力。

上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