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饮浪费有何改善?调查:仍存少数剩菜剩饭情况
每天早上10点左右,营养餐出锅了,迅速装车分送到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十几所中小学。“我们做这一行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孩子口味变化不大,虽然有人说他们爱吃西式快餐,但是从食物的反馈上,我们发现,孩子们还是喜欢吃家常菜,一般来说,西红柿炒鸡蛋最受学生欢迎,总是光盘。”邓林告诉记者。
开学以来,一些学校食堂采取了“半份菜”“小份菜”“光盘换果盘”等活动,一些高校还通过大数据测算等机制,让餐饮浪费的情况有明显改善。但是邓林表示,这些“小妙招”在中小学营养餐方面可以借鉴的空间不大。“因为学校食堂可以定量,但是营养餐不可以,营养餐的热量按平均标准测算,万一有孩子吃不饱是不行的。所以营养餐每次都会提供的比原定计划多,从某种程度上说,节约程度肯定不如食堂。”
尽管有种种限制,记者了解到,在开学后的这一段时间,中小学生吃饭的情况“完成得不错”。“疫情期间,同学们有8个月没吃到学校的饭,所以有新鲜感。同时,这个学期,不少中小学校有意识地增加了体育课的数量和强度,如跳绳、仰卧起坐等,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快要体育测试了,孩子们都很重视,抓紧时间练习,每天运动量大了,孩子们吃饭更香。”董阳说。
3.食育的背后有一本经济账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