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咏雪情怀

  2020-11-08 07:47

毛泽东关注对昆仑山之雪的负面影响,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正因为如此,他在词的下阕要评说昆仑,并且要剑劈昆仑。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这完全是不容争辩的命令语气,这既是改造大自然的决心,也是改造旧中国的决心。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巨人倚天抽剑,把昆仑山截为三段。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把经过改造的有利无害的昆仑山,分别赠送给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这是对“大爱无疆”的最好诠释!结尾“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创造一个天下太平、平等和谐的新世界。

美国学者特里尔在他的《毛泽东传》中,特别引用了这首词,并对它的世界性意义进行了深刻揭示:

长征结束时,毛泽东甚至面对群山大发灵感,将它视作超出中国自身革命之外的世界和平象征。……毛泽东是一位探险家,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在他的国家的广袤土地上,他看到了约在20多年前从书上得知的山峦庙宇。……他把壮丽的山河视作生身之地,视作冶炼自己新的革命方式的熔炉。

毛泽东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对昆仑山的功过是非都进行了评论,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有浪漫主义的极度夸张,还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毛泽东的胸怀不仅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包括了整个世界,气魄之大,可谓穷尽八荒,涵盖寰宇。因而《念奴娇·昆仑》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广博的思想性和雄奇的想象力。

三、雄视千古咏雪词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