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 07:47
【主讲人】汪建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
【讲座主题】毛泽东诗词中的咏雪情怀
【主要内容】
一、雪里行军情更迫
二、倚天抽剑截昆仑
三、雄视千古咏雪词
四、飞雪迎春丛中笑
【讲座全文】
毛泽东一生钟情漫天飞雪,毛泽东诗词中,有多首咏雪之作。有时正面渲染,有时侧面烘托,有时大加赞扬,有时又极力贬抑。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有很多种寓意:雪花飘逸多姿,流动刚毅,总是那么潇洒,无所畏惧,俨然是毛泽东的胸襟;雪花晶莹剔透,洁白单纯,象征着完美人格,这恰恰是毛泽东的追求;雪花又纵情肆虐,严峻冷酷,象征着险恶环境,正好能激发毛泽东的昂扬斗志。
一、雪里行军情更迫
毛泽东的家乡湖南,飞雪并不多见。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到了北京。在北京期间,北国风光让他难以忘怀。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还深情地向斯诺袒露心迹:
“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京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在这里,毛泽东是以审美眼光来欣赏雪景。但是,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尤其是领兵打仗之后,冬雪就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了,它变成一种特殊的甚至是十分恶劣的环境。毛泽东戎马倥偬,自然是什么样的气候条件都遭遇过,但在毛泽东的军旅诗词中,反映最多的却是雪天。
古田会议召开之后,红四军于1930年1月由福建进入江西广昌地区。1月下旬,红四军第二纵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从广昌进入宁都,在东绍与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会师。在攻占了宁都、乐安、永丰之后,组建了新的前委,并提出了“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红四军决定攻打吉安。在红四军从广昌向吉安推进的行军途中,天降大雪,毛泽东面对漫天风雪,浮想联翩,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豪气冲天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