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财经滚动

“海鲜自由”是怎样实现的

经济日报  2021-11-12 08:46

有一种幸福叫开海

对于喜食海鲜的消费者来说,有一种幸福叫开海。

休整3个月后,8月1日12时开始,江苏沿海地区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渔船陆续开捕;9月16日12时整,帆张网等渔船开捕。至此,2021年度伏季休渔全面结束,海鲜“饕餮客”的“春天”来了。开海后,吕四渔港码头上,时常上演千帆竞发、奔向大海的震撼场景。

10月11日,记者来到吕四渔港码头时,刘克迎刚带领着22条收购船从吕四渔场满载而归。“最近这六七年,鱼好打多了,明显能感觉到渔业资源已逐渐恢复。”刘克迎当了30多年“船老大”,他感觉到现在的海洋捕捞理念变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给渔民带来的收益是长期的。

“过去搞‘竭泽而渔’,渔网网眼越扎越小,鱼虾蟹却越来越少。现在相比历史高峰时,产量虽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但品质却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经济效益并未减损。”刘克迎说。

渔业资源是怎样恢复的?启东市渔政监督大队大队长袁华给出的答案是“一增一减”。“‘增’是增殖放流,‘减’是减船转产。一方面加大海洋增殖放流来保护渔业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海洋捕捞渔船和产量控制的力度,推动渔民由捕捞向养殖转产。”

“通过十多年持续增殖放流,大竹蛏、大黄鱼等沿海几近消失的品种重现渔获,一些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状况有所改善,部分品种生物量明显增加。”袁华说。

同时,减船转产可不是一减了之,更重要的是推进配套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改造。从浅海走向深海,把小渔船改成大渔船。渔民愿不愿意?各方支不支持?耗时耗力的工作如何推进?江苏用8年时间给出答案。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财经>财经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