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财经滚动

“海鲜自由”是怎样实现的

经济日报  2021-11-12 08:46

江苏早在2012年就在全国较早启动了万艘渔船更新改造工程,按照“政府引导、渔民自愿、各方支持”“小改大、木改钢”原则,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逐步将万艘海洋捕捞渔船更新为5000艘左右“安全、节能、经济、环保、舒适”的标准化渔船。

如今,走进江苏南通吕四、洋口渔港,盐城射阳黄沙港和连云港赣榆青口等国家中心渔港,清一色的现代化钢质渔船完全替代了小木船。

“新船装备了先进的北斗卫星系统,船体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新船普遍配备了能容纳1.5万斤渔获的冷水仓,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渔获的新鲜度。”启东市大洋港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件介绍说,“十年来,公司已为吕四渔民打造了30多条钢质渔船参与捕捞作业,实现‘海鲜自由’也有咱的一份功劳。”

“有身份证号”的对虾

正如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所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水产品消费比重将逐步提高,我国海鲜餐饮需求潜力巨大。在渔港望着海面上来往穿梭的渔船,记者不由思考:不断增加的海鲜产品消费需求缺口仅靠发展捕捞能够完全补足吗?海水养殖又能发挥多大作用?

驱车沿着连云港赣榆区海滨大道行驶,向东望去,辽阔的黄海烟波浩渺。记者来到了连云港赣榆区蓝湾现代渔业园区。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财经>财经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