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自由”是怎样实现的
从海滨大道向西望去,园区厂房成片连接,绵延几百米,三角形蓝瓦顶高低起伏,如同海浪,蔚为壮观。
推开园区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门,规格统一的62个砖混结构四方形的水泥池整齐排列。环境在线监控、水质在线监测等现代化设备在水泥池上一应俱全,颠覆了记者对渔业养殖的印象。
“我们以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为主,每个池约25立方米,每3个月一批对虾循环生产,每批产量600斤,成活率达到85%,平均年产量能超过20万斤。”公司董事长许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绿色生态养殖,公司还配套建设了室外水处理池及海水外塘,通过投放牡蛎等贝类和滤食性鱼类来净化过滤,实现水循环洁净排放。
“我们引进中国海洋大学的有益藻和有益菌调水技术,以抗菌肽、酵母培养物等绿色免疫增强剂和抗逆制剂来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免疫力,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养出来的鱼、虾、贝完全无药残。”许贺说,绿色养殖的对虾,不仅肉质紧实、味道鲜甜,而且纳入了江苏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成为“有身份证号”的对虾。
在养殖池旁,许贺轻轻提起一个网兜,浅青色的南美白对虾立刻活蹦乱跳起来,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这批虾将在11月上旬上市,以活虾的形式销售到中西部省份,最远到宁夏、成渝等地,让西部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美味的海鲜。”许贺说,绿色生态对虾不仅受消费者欢迎,也吸引众多渔民参与养殖,目前已有5户渔民联动养殖,面积超3万立方米。
10月份以来,盐城市响水县三圩盐场斑节虾(日本对虾)进入全面收获季。夜幕笼罩下,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收网,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筐筐斑节虾被打捞上来。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