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国际

新时代中国气候外交:挑战、风险与战略应对

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9-03-20 15:35

其一,英欧变局。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者和受益者,科学技术的领先、产业扩张的推进、殖民征伐的加剧也一度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然而,“历史荣光”的背后不仅始终伴有区域/全球冲突悲剧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人民的血泪,而且大英帝国自身也被增长/扩张的代价所困扰。例如,1952年12月的伦敦“毒雾”事件,短短数天的时间,超过10万人感染呼吸道疾病并导致数周后累计死亡人数过万。伦敦“毒雾”事件使英国政府和社会开始深刻反思环境问题,并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开启了环境治理进程。然而,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最大的灾难或许正在于其易为政治所裹挟——英国政客甚至还对科学证据进行取舍,以操控或“驯服”(taming)气候变化,却忽略了该议题的人文与社会向度。2016年以来,英国自导自演的脱欧闹剧在持续发酵。2019年1月15日,英国议会否决了政府与欧盟谈成的脱欧协议,这使得1952年因工业污染而陷入环境恶化困局的“雾都”伦敦,再次陷入政治“迷雾”之中。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2009年以来的欧债与移民危机爆发,“疑欧主义”(Euroscepticism)、“欧洲去一体化”(European Disintegration)等开始由理念/思潮走向行动/实践,并与英国脱欧闹剧一道,从成员国和联盟层次撕扯着整个欧洲,导致欧盟的向心力进一步弱化。就在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召开前后,历来号称欧洲一体化发动机的法国,却在首都巴黎爆发了抗议政府加征燃油税的“黄马甲”运动,并蔓延至比利时等国。

作为现实挑战,可以肯定的是,近年以英国脱欧进程为主色调的英欧变局不仅影响英国和欧盟关系,还可能牵涉到国际社会中的其他行为体。英国脱欧与逆区域一体化,意味着历来以全球气候政治领导者自居的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削弱,同时欧盟还因此“呼吁”中国承担起领导责任,客观上给中国气候外交带来了新的国际压力,需要审慎应对。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