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泽被乡里,回响至今——纪念近代“教育救国”思潮旗手李端棻

新华社客户端  2020-11-22 15:28

在戊戌变法中,李端棻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教育改革的旗手。他不仅作为礼部尚书、以“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的身份推动教育改革,还以振聋发聩的纲领性文件《请推广学校折》彪炳史册。

《剑桥中国晚清史》指出,奏请开设新学堂的人士中,最突出的是与康梁关系密切的朝廷命官李端棻的奏折。从1896年至1898年,教育改革之风席卷全国,最后体现在百日维新期间修改考试制度和建立全国的学校体系的全面努力中。可以说,1900年以后教育的根本改革和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都是从1896年李端棻登高一呼而启航的。

纲举而目张。《请推广学校折》开宗明义,提出了“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而资御侮”的改革建议,明确教育的方向是救国图强,方式是学习西方,方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改革,方略是 “一经五纬”。“一经”即在北京设立官书局和大学堂,并从中央到地方创设新式学堂,引进新思想、新知识;“五纬”是指开设图书馆(藏书楼)普及知识,创设实验室(仪器院)研究科学,设立译书局引进西学,建立报馆传播时事,选派游历鼓励留学。

李端棻的奏折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新式学堂,并在京师、省城、州县自上而下构建分级教育机构的设想,奠定了近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奏折不仅得到光绪、慈禧太后的肯定,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也正式批复推广,教育改革得以从士绅建议上升为国家号令。“百日维新”虽以失败告终,“兴学堂以广开民智”的教育改革却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而拉开了“教育救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