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1:13
第四,1910年4月,湖南粮荒,长沙饥民到湖南巡抚衙门示威,要求平粜救灾,他们冲进衙门,砍断旗杆,吓走巡抚。后饥民暴动惨遭镇压,许多人被捕杀。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述毛泽东的回忆:“这件事在我们学堂里讨论了许多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学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们仅仅是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他们并不懂得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单纯地把它看作一件耸听的事而感兴趣。我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
第五,正如《西行漫记》所记述:“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10年,父亲打算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起初毛泽东也并不反对。恰好在这时,表兄文运昌告诉他,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讲授西方新学,教学方法也很先进。他听了动心,想去那里就学。他先后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劝说父亲。大家都说润之聪明好学,前途远大,到洋学堂可以学到比在米店赚更多钱的本领。他父亲终于妥协,同意了大家的意见。
矛盾深藏父子情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