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伟人之初:孩儿立志出乡关

  2021-01-25 11:13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他只读过两年私塾,因为负债被迫外出在湘军里当了几年兵,长了不少见识,也积蓄了一些银钱。返乡后,他赎回祖上典当出去的土地,不久又买进一些。毛顺生善于经营,后来又做稻谷和猪牛生意,资本逐渐滚动增加,还自制了一种叫“毛义顺堂”的流通纸票。毛顺生信奉“勤劳本业”的家训,带领全家起早贪黑,勤奋劳动,省吃俭用。毛顺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供毛泽东念书,无非希望他略识几个字,便于记账或打官司等,将来成为同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人。毛泽东刚识字,毛顺生就要他学珠算,让他给家里记账,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他去做农活。毛泽东上学期间,早晚还要放牛拾粪,农忙时也要收割庄稼。而毛泽东喜欢看杂书,这令毛顺生十分生气,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甚至一度让他辍学回家干农活。毛顺生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在家里尤其专制。他对毛泽东很苛刻,不给零花钱,还时常打骂。

这些都助长毛泽东对父亲的反叛心理。他认为家里形成了两个“党”,父亲是执政党,而母亲、他和弟弟则成为反对党。毛顺生责备毛泽东不孝时,毛泽东用“父慈子孝”来回敬;毛顺生批评毛泽东懒惰,毛泽东反驳说年纪大的人应该多干活。一次,毛顺生当众责骂毛泽东,毛泽东负气离开了家,父亲在后面追打。毛泽东跑到池塘边,恫吓父亲说再走近,他就要跳下池塘。父亲坚持要他磕头认错,而毛泽东则以跪一条腿认错。这使毛泽东意识到,如果公开反抗,父亲就会软下来。毛泽东对父亲最大的“不孝”,要算默默抗婚了。14岁那年,毛顺生给他包办了一个18岁的媳妇罗氏。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