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伟人之初:孩儿立志出乡关

  2021-01-25 11:13

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问世以来,反映毛泽东早年生活的文字材料层出不穷,有不少故事讲到毛泽东如何与父亲“抗争”。关于毛泽东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似乎形成一种定论:毛泽东与父亲之间总是有无休止的矛盾与冲突。的确,毛泽东的母亲善良贤惠,他情感天平也更加偏重于母亲一方,但绝不能据此就认为毛泽东和父亲之间只有反叛而没有敬重,只有憎恨而没有孝心。毛泽东对父亲的自私、刻薄、专制心怀不满,但他显然也受到了父亲的积极影响。正是父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热爱劳动,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为了不受责骂,使他干活勤快,养成讲求效率、仔细认真的做事态度;父亲的抠门使他习惯于节俭,一辈子反对铺张浪费。毛泽东特别感念的是,没有父亲的最终支持,他不可能六进私塾,更不可能外出求学。再说,父亲的管教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爱呢?

毛泽东和父亲之间存在代沟,他追求知识、渴望进步的青春梦想与父亲信奉的旧礼教、旧思想势必背道而驰。毛泽东反叛父亲,更多的是不喜欢父亲的行为方式,力图冲破父亲为他设计的生活框架,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与他对父亲的尊敬、挚爱之情并不矛盾。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的脾气很像父亲,充满了湖南人特有的“霸蛮”之气,倔强执拗,父子之间冲突不断,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因于少年毛泽东年轻气盛、少不更事。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