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坎坷人生:鲁迅讽为“拟寡妇”

中国新闻网  2017-09-04 11:07

原标题: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坎坷人生:鲁迅讽为“拟寡妇”

所以托独身者来造贤母良妻,简直是请盲人骑瞎马上道,更何论于能否适合现代的新潮流……因为不得已而过着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有着执拗猜疑阴险的性质者居多……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事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看见有些天真欢乐的人,便生恨恶。尤其是因为压抑性欲之故,所以于别人的性底事件就敏感,多疑;欣羡,因而妒嫉。

鲁迅从1925年3月开始与许广平密集通信,女师大风潮期间,他们正在热恋。鲁迅与原配朱安的婚姻,一向形同虚设,多年来其实正是过着独身生活。他本人也是旧式婚姻的受害者,但用这种鄙夷的语调征伐一个不幸的失婚妇女,未免刻薄,有失宽容。

“拟寡妇”一词精确戳中的,是杨荫榆锥心泣血的往事。徐志摩1919年时不确知杨荫榆离过还是退过婚,可见那段痛史,多年后她仍很少向人提及。

杨荫榆也曾受学生拥戴。上世纪30年代,她早年的学生谢巾粹撰文回忆,1913年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念书时,同学们“既佩服杨师的学识、经验,更感觉杨师的和蔼可亲、热心恳切,宛如慈母的态度”。杨荫榆去北京任教职时,她们哭着挽留。

杨绛还记得1916年她5岁时,在北京女高师附小上一年级,当时任女高师学监的三姑母很喜欢她。有一次小学生们在饭堂吃饭,三姑母带了几位来宾进来参观,“顿时全饭堂肃然”。背门而坐的杨绛,饭碗前面掉了好些米粒。三姑母附耳说了她一句,她赶紧把米粒儿拣起来吃了,其他孩子也都效仿。姑母回家跟杨绛的父亲讲起此事,“笑出了细酒窝儿,好像对我们那一群小学生都很喜欢似的。那时候的三姑母还一点不怪癖”。为孩子们的可爱笑出酒窝的杨荫榆,显出几丝柔润的母性。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