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2017-09-04 11:07
杨荫榆去世后,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作家苏雪林撰有《悼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她回忆自己20年代末与杨荫榆相识,之前在《几个女教育家的速写像》中介绍过其生平。“提到北京女师大风潮曾替荫榆先生说了几句公道话。她原是已故某文学大师的对头,而某大师钦定的罪案是从来没人敢翻的,我胆敢去太岁头上动土,岂非太不自量?所以这篇文字发表后,居然吃了人家几支暗箭。这也是我过于爱抱不平,昧于中国古贤明哲保身之道的结果,只好自己骂一声:‘活该!’”
杨荫榆的一生,求学与教书、办学,是贯穿始终的主线索。她1884年生于无锡,1902年和二姐杨荫就读于兄长杨荫杭(钱钟书妻子杨绛之父)与朋友创办的理化会,学习近代数理知识。此后在苏州景海女中和上海务本女中学习。1907年,杨荫榆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先后在青山女子学院、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毕业时还获得奖章。她回国后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后来的女高师、女师大)任学监。1918年,杨荫榆获教育部选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1922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1924年2月被教育部任命为女师大校长。1925年8月辞职南归后,她先后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东吴大学等校任教。1936年在苏州创办私立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