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2018-02-11 11:27
除了泥人,春节前夕白沟镇大批量生产的老头花、大风车等也都会运往北京的东岳庙、厂甸等地贩卖。“所以,我小时候过年逛厂甸所看见的玩具大都来自白沟镇,当然那会儿我并不知道。”王连海回忆:“当年的大风车是用高粱杆儿做的,现插现卖,还比较粗糙,一毛钱一个风轮,你要几个轮就给几毛钱。”风车是厂甸庙会的标志性玩具。“北京的大风车带小鼓,旋转时还能发声呢!”王连海比划着说,风轮转动时轴上的拨片拨动鼓槌击鼓“嘭嘭嘭”作响,声色俱佳。“买一个风车挂在屋檐下就可以听它‘唱歌’,小孩子拿着它跑,声音很清脆,大老远你就知道在哪儿了。”
在清代,风筝已经相当普及,放风筝也有“放晦气”之俗。提起北京的风筝,就不能不说“风筝哈”,作为以家族姓氏誉名的北京风筝流派,自创建至今有160余年的历史,其所制风筝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极高,对北京乃至全国风筝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连梅兰芳先生当年都找哈家定制过风筝。走进大师作品馆,一只巨大的风筝格外显眼。“这就是哈氏风筝。”张彤介绍,哈氏风筝的最大特征便是体量大,创始人是哈国梁,其子哈长英继承父业开创出“膀尖前翘、后心贴地”的新型结构,区别于普通风筝的膀尖后弯,后心突出。这使得风力增强时,哈氏风筝仍趋于稳定,这种大胆设计成为哈氏风筝的突出特色。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