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一支部队的基层建设“辩证法”

来源:解放军报  2020年06月03日09:45

原标题:一支部队的基层建设“辩证法”

这番话让人脸红,却不得不承认战士们讲得在理。展示才华文采是“面子”上的事,结合实际、贴近士兵才是政治教育最重要的“里子”。

知错就改恰恰最有“面子”。一次党委会上,他们从依靠基层、建强基层原则出发,决定继续培训提高基层政治教员水平能力,当即砍掉了8堂“精品课”,取消了“一揽子”观摩活动……

拒绝“面子工程”,还需要制度保证。某支队机关按惯例打电话给基层派公差搬运物资,却被官兵们一句话“怼”回来:“没有公差派遣单,谁说也不好使。”

为了落实为基层减负的要求,总队从基层反映最强烈、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入手,推出了一系列纠治措施。严格执行公差派遣制度,就是其中硬邦邦的一条。

这个支队的领导深有感悟地谈及“观念的水位”——“基层至上,士兵第一”这是个基本原则,如果机关的观念没有达到这样的水位,那么,基层建设的水平也便很难提升。

让正常的事正常起来

在基层建设实际中,正常的做法总能让官兵顺心顺气。我们不妨先看看几个小故事——

南充支队士官小章,刚休假归队就跟干部“顶”上了:休假期间,干部隔三岔五地给他父母打电话,搞得两位老人总担心“儿子在部队表现不好”。

了解官兵休假情况是组织规定,也是对官兵负责,这些做法按理说很正常。但“一视同仁”往往比“格外关心”更重要,即便是“正常事”也应考虑官兵个人感受。对此,支队政治部门很快改进做法,推行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得到官兵欢迎。

达州支队一个干部申请转业,因岗位需要没有批准。不久,部队调职工作开始,虽然他具备条件,但还是有人提出:“他不安心部队工作,为何还能调职?”支队党委在讨论中认为,因家庭有困难而提出转业需求,本来就是干部正当权利,更何况这名同志留队后工作照样干的一板一眼,要是不给他正常调职才不正常呢!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