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08:49
争取伪军为秘密交通提供帮助。中共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争取一切能争取的力量抗日,其中包括敌占区的伪军。通过与伪军建立关系,护送过路人员通过封锁线。对伪军上层军官,中共首先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进行说服教育。比如,为保证沙区至太行的交通得到掩护, 1940年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黄敬向时为伪军的王自全陈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希望他站在抗日的立场上,为抗战作贡献。(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冀鲁豫区卷》,第 247页。)有时也会用传统社会的“结盟”形式争取伪军。冀南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与魏县郝村的伪军李成华结为“盟兄弟”,双方建立联系,并通过李成华牵头与王自全谈判,达成秘密协定,在王自全辖区内建立交通站,八路军通过时,王自全负责护送。(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冀南区卷》,第 250页。)不过在结拜兄弟等结交社会关系和发展社会关系前,必须事先向组织请示,经过批准。(参见邮电部华北地区交通邮政史料整理小组冀鲁豫组编《冀鲁豫党史资料选编·交通邮政专辑》(一),第 157页。)对伪军中的下层,中共同样做了不少工作。仅依靠金钱收买所建立的关系不牢固、不可靠,因此还需通过感情互动增进关系。沙区办事处将一支德造 20响驳壳枪送给了王自全,并对掩护、护送的伪军护兵、马弁,秘密开一份饷,“每人每月折合 45斤小米的钱”(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鲁豫区卷》,第 177页。) 。年节时,还以办事处的名义送给对方礼品。冀鲁豫、冀南对敌占区交通员所依靠的各种社会关系,给予“统战费”和“节礼费”。(参见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编辑组编《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 1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年版,第 1281页。)对一些因开展工作需要的伪军遇到的生活困难,中共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汤阴县五陵伪大队长石老思的儿子石炳南炸坏手指,沙区办事处随即派两名医生给予治疗。(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冀鲁豫区卷》,第 179页。)中共还通过日常细微的感情互动,增进双方的关系。沙区办事处主任王乐亭随身带钱,遇到伪军小孩顺手塞给几块钱。(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冀鲁豫区卷》,第 177页。)通过这些方法,中共交通护送人员与伪军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他们对护送人员给予掩护和帮助。
争取社会上层地主、士绅对过路进行掩护。一些地主、士绅等社会上层人士,在敌占区表面应付日军,但出于民族正义,经过中共积极争取,往往能支持抗日工作,为来往人员的护送提供必要掩护。1942年,肖华从山东去往太行,借助于一程姓地主的帮助通过敌占区。程姓地主兼为商人,表面上应酬着日本人,但具有爱国心。八路军主动争取他的支持,为抗战作贡献。(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鲁豫区卷》,第 216页。)1944年初,陈毅通过冀鲁豫平汉路封锁线时,曾在士绅郭庆安处短暂停留。经过共产党的进一步工作,郭庆安对抗日工作经常给予支持和帮助,他家成为地下交通线护送干部和物资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1945年 6月,邓小平通过冀鲁豫平汉路封锁线时,则借住于姜姓的开明士绅家。(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鲁豫区卷》,第 234页。)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