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的秘密护送

  2020-01-16 08:49

这些人员的往来,需经过日军设置的多个封锁线。为了加强掩护,保证沿途的安全,中央决定建立根据地的秘密交通。 1942年 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建立各根据地秘密交通指示》,“为着保证将中央与各根据地的文件及干部能迅速而安全的互相传送”,“所有各个根据地之间,必须同时建立通过敌人封锁线的秘密交通路线”。(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晋察冀边区卷》,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20页。)秘密交通承担着护送过路人员的重要任务,是中共应对日军封锁的重要举措。

二、过路人员都有哪些?

通过封锁线的过路人员众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中共的干部。这是过路人员的主体。在战争环境下,各地区转送干部涵盖党政军各系统。许多中共领导人都曾通过护送到达目的地。刘少奇、陈毅、朱瑞、杨勇、苏振华等曾利用冀鲁豫军区沙区办事处建立的两条秘密交通线安全通过平汉路。(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晋冀鲁豫边区卷》,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3年版,第 25页。)邓小平、聂荣臻、彭真、徐向前、罗荣桓、薄一波以及一些七大代表曾从晋绥交通线安全到达陕甘宁。(参见内蒙古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晋绥边区交通邮政史料整理小组编《内蒙古邮电史志资料选辑 第七辑 晋绥边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专辑》,内蒙古邮电印刷厂 1989年印,第 23页。)彭德怀、刘伯承一行经太行去延安时,曾由太行二分区和晋绥八分区交通队共同护送。此外,过路人员还有一般干部和地下党。1945年 8月 15日,冀中九分区津南武交队护送津南县民政科长和银行行长过路,这二人为县级以下干部。(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冀中区卷》,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5年版,第 354页。)1941年 9月,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遭到破坏后,北平部分地下党成员通过秘密交通线返回根据地。(参见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平津唐点线委员会》,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8年版,第90-92页。)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